最近两年由于前后端都负责, 就给与了很大的架构锻炼的机会和空间
Stage1
- 原始阶段
- 实体机直接部署
- 手动发布打包
Stage2
- 前端jenkins
- 前端全量部署 CDN/OSS
- 全栈 https
Stage3
- 后端容器化部署
- 后端 CD 自动化
- 增加伸缩性和自我恢复能力
Stage4
- 前端部署容器化
- 后端服务拆分,实践 DDD
- 客户端机制隐藏后端服务实现,版本化升级
- 引入 ES 的使用
- 部分Go 服务实践
- 区分业务数据和通用静态数据
- 引入 Graphql, 提高开发效率
- 接入 kafka
全景路线图
